人到老年后,常常处于一种与原有的社会联系逐渐减少以至于与社会隔离的状态。根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相关数据,在我国,城市老年人社会隔离的比例为21.4%。
社会隔离定义为个体处于一种缺乏社会归属感、缺乏和他人接触和社会交往、缺乏满足的和高质量的社会关系的状态。
去年的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AN)2020年年会上曾发布一项德国研究表明,社会隔离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44%以上,全因死亡率接近53%有关。此外,社会隔离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那么孤独感或社会隔离是否与老年人发生功能障碍有关呢?为此,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年龄与衰老》(Age and Ageing)杂志上。
该研究使用的是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的数据。研究人员使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来评估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对2011年和2015年两批次纳入的人群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纳入的受访者为50岁以上且基线无功能障碍的人群(n=5154,平均年龄(SD)=60.72岁;男性占52.3%)。
研究人员对受访者基线的社会隔离、孤独感和协变量情况进行了测定。在基线时测量了社会隔离、孤独感和协变量。在4年后重新测定ADL以及IADL确定的功能障碍情况。随后按照性别对样本进行分层,使用逻辑回归来评估基线隔离、孤独感与新发ADL和IADL残疾之间的关联。
结果表明,基线时,相比于男性(20.7%),女性(28.3%)受访者自我报告的孤独感更强,但社会隔离无性别差异(女性1.92 vs 男性1.88,p=0.253)。随访期间,女性孤独感人比男性要强(28.7% vs 20.4%),且社会隔离也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2.12 vs 男性2.02,p=0.018)。同时,女性新发的ADL功能障碍(20.8% vs 12.9%)与IADL功能障碍(25.1% vs 13.9%)均高于男性。
进一步分析显示,基线社会隔离与孤独感与新发的IADL和ADL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相关性。女性受访者基线社会隔离和孤独感分别会增加随访期间11%与4%发生IADL功能障碍的风险,且基线社会隔离与孤独感与18%新发ADL功能障碍风险有关。而男性基线社会隔离和孤独感与IADL风险增加无关。
综上,该研究发现,对于中国老年女性来说,社会隔离与4年内功能障碍的增加显著相关。这一发现扩大了我们对非西方人群中社会关系与功能状态之间相关性的认识。
在线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参考文献
Guo L, et al. Social isolation, loneliness and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Chinese older women and men: a longitudinal study. Age Ageing. 2020 Dec 23:afaa271. doi: 10.1093/ageing/afaa271.
周围神经病。[详细]
去看看 ¥255.67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损伤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周围神经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详细]
去看看 ¥48.0正已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详细]
去看看 ¥817.0擅长领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急慢性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性突眼、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或结节;肥胖病、血脂异常、痛风、代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面部色斑等。
擅长领域: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颅底肿瘤、桥小脑区听神经瘤、脑膜瘤及垂体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特别是颅神经疾病治疗,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其急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顽固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的诊治,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肾上腺危象、甲亢危象、垂体危象、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钙血症等危急重症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