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博导陈晓东
老年人随着岁数增长,难免都有关节退化性病变。肥胖、关节先天性异常、劳损、创伤、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老年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并影响生活质量。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博导陈晓东说:“原则上,老年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应以减少关节负重和大幅度活动为主,以延缓病变进程,但是如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兼之关节坏死,在全身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建议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这是目前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最有效的方法。”
陈晓东介绍称,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目前我国每年膝髋关节置换手术约有20万台,且数量每年都在上升,可以说,关节置换术经过几十年的临床验证,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最近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已经超过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20年以上,甚至伴随其终生。
在选择手术医院上,由于我国目前整体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水平分布不均,且手术涉及假体选择等环节,陈晓东建议患者去此类具有手术经验丰富的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他同时也特别强调,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磨碎碎屑导致的假体松动、脱位会导致患者必须进行二次翻修,因此,手术操作技术、围手术期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都至关重要。
术后护理贴士:别让静脉血栓“无声息”地把“孝心”变成“伤心”
要获得关节置换手术完全成功的健康恢复,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是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皆需关注的一个关键方面。据陈教授介绍,术后患者如不接受抗凝剂治疗,40-60%的患者会在术后7-14天内发生深静脉血栓,约10-30%的患者会发生易引起肺栓塞的近端DVT。肺栓塞症状隐匿,患者往往从毫无症状到突然死亡。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的2009《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就指出:对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应进行有效预防,其中药物预防是主要措施,它可以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有效提升此类手术的安全性。
“术后抗凝预防的出血现象很难避免。在抗凝药的选择上,应当权衡风险与获益的平衡。”陈晓东介绍说,“目前根据NCCP9指南,术后首次抗凝应该在12个小时和24小时之间,太早进行抗凝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医生应该在不增加出血风险且血药浓度有效平稳的基础上选择抗凝药物。”
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护理要点:
-术后2周内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突然转身或伸手去取身后的物品;
-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关节水肿,不宜坐过低的椅子,鼓励适量行走及功能性训练;
-淋浴有一定的危险,故可坐一个高凳子,喷头为可移动的手持喷头,并准备一个带长柄的沐浴海绵以便能触到下肢和足;
-穿脱鞋袜请别人帮忙或使用鞋拔子,选择不系带的松紧鞋、宽松裤。
小知识: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包括两种严重的情况:其一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即静脉中出现血凝块,通常发生在腿部静脉,部分或完全阻挡了静脉血的回流;其二是肺栓塞(PE),即血凝块回流至肺血管,造成血管堵塞。VTE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发红等,更重要的是如果发生PE,会增加突然死亡的风险。
背景资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教授、博导陈晓东(专家详细资料查询就医助手>>>)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门诊,下午专家门诊
新华医院骨科为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组成单位之一,为新华医院重点学科。现有开放床位100 张,医师22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科室主要有关节外科、脊柱外科、肩肘外科、足踝外科、创伤外科五大分支,临床诊治范围涵盖骨科的各个领域。新华医院的关节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的单位之一。现已全面开展髋、膝、肩等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髋、膝关节骨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肩关节等。
通讯员:叶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病关节科特色技术:1、关节镜微创手术;2、骨肿瘤的综合保肢治疗;3、人工节置换,关节翻修术;4、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其中,年均900台关节镜微创手术属于华南地区同行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