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天气转暖,给高血压老人提个醒:不想患上脑出血,4件事要注意!

2024-06-12 10:20:1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随着生活质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也逐渐发展成常见慢性疾病。高血压不仅仅只是升高血压这般简单,若不能将血压稳定,甚至可能进一步引发脑出血等一系列危险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患者应当严格遵医嘱用药,特别是季节更替时,尤其忌讳自主停药,否则造成血压波动多大,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

“人家都说降压药一旦吃上了就不能停,到时候出事了,我可不管你”!老伴不满地说道。  

今年62岁的老张,患有高血压已经8年多,一直都坚持吃药。几个星期前,张大爷见开春后测量的血压都比以往偏低,于是就自作主张停了药。对此,老伴极力反对,但张大爷却反驳道总吃降压药副作用很大,而且春天气温变暖,血压稳定了,自己的朋友这样也没事,殊不知正是这种做法,让张大爷不幸离世!  

几天前,张大爷开始无故出现头晕头痛,而且还老是恶性想吐,但他以为只是感冒着凉,并没有太在意,然而,一天早上起床后,张大爷正在厨房准备早餐时,突然倒地不起。

过了半个小时后,老伴才发现张大爷晕倒了,赶紧叫了救护车,但因为太晚才发现送院,张大爷最终因急性脑出血而离世,而造成这起悲剧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擅自停药。

一、为什么天气一热,高血压就突然好了?  

近日,天气变暖后,不少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的血压似乎比以往低了不少,甚至恢复到正常血压值,甚至有些患者发现不吃药,血压会能保持正常,错误地以为是自己的高血压不治而愈,甚至自作主张把药也停了,殊不知停药的风险极大。 

天气变热出现的血压下降其实只是一种假象,并不代表疾病好转。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金晓萍解释:“天气炎热时,周身血管扩张,就会导致心回血量减少。

另外,由于天气回暖,出汗多和体内缺水也会造成回心血量减少。而回心血量减少就会造成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的假象,或者导致患者不吃降压药也能达到正常血压。

尤其是乍暖还寒的春天,容易导致血压出现忽高忽低的情况,当血压波动幅度较大时,高血压患者极易发生心血管意外。 

来自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门诊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吴迪提醒:春夏季气温升高后引起的血压降低或正常的假象,容易让患者放松警惕,或擅自停药。但高血压患者中有八成是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用药以稳定血压。一旦擅自停药,很可能导致血压不稳或波动过大,最终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

二、身体出现5个症状,十有八九是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更通俗的名字就是脑溢血,即颅内血管发生破裂出血的情况。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宏伟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令大脑内小动脉发生病变而变脆变薄或产生微小动脉瘤。

剧烈运动、疲劳或情绪激动等情况,都可能成为升高血压的诱因,继而导致脑内薄脆小动脉破裂,最终引发脑内出血。尤其是季节交替气温变化之时,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的发生虽然十分突然,但大多数时候,身体发病前的几个小时内甚至是几天前都给出信号,因此,高血压患者出现5个症状时,当心是脑出血的到来。

剧烈头痛  

脑出血一显著症状为头痛,多为脑出血一侧。随着疾病发展,疼痛会蔓延至整个头部,疼痛由断续性到持续性,伴有头晕耳鸣等不适。  

呕吐  

高血压脑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会刺激呕吐中枢而引起呕吐症状。另外,脑出血部位越靠近呕吐中枢,形成的血肿也会压迫呕吐中枢而引起呕吐。  

肢体偏瘫  

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负责集体运动的皮质脑干束与皮质脊髓束会受到破坏,导致患者面部与肢体麻木,或出现肢体偏瘫的情况。

言语不清  

由于脑出血导致面部神经麻木,特别是舌根僵硬麻木后,患者会产生舌头疼痛、吞咽困难等情况,说话也说不清楚。

嗜睡/打哈欠  

高血压脑溢血后大脑内缺氧,继而引发过度嗜睡或者高频率打哈欠症状,就算补觉身体疲惫感也难以消除。  

三、高血压不想脑出血,4件小事要做好  

高血压虽然生活中很常见的慢性病,但若不能将血压稳定,各种危险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就会升高,比如脑出血。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避免高血压脑出血的情况呢?以下四件小事请务必要做好。  

1、控制好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好血压,最好能实施检测血压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坚持用药并定期复查,服药过程切记随意停药。  

2、情绪不要激动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情绪波动过大会兴奋交感神经并加快心率,动脉血管收缩,会突然升高血压,从而造成脑出血。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学会稳定自身情绪,切记不要大喜大悲。

3、起床不要过猛  

早晨是血压升高的一个高峰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如果起床起得太猛,就可能令血压快速升高,导致脑出血事件。建议高血压患者早晨醒来后可以先在床上平躺三分钟,再慢慢起身并在床边静坐一会之后再下床活动。  

4、不吃“三高”食物  

  • 高钠食物:过量摄入钠盐易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因而高血压患者要少吃高钠食物,比如咸鱼、腌肉、火腿、腊肉等。  

  • 高脂肪食品:高脂肪食品胆固醇的含量不低,食用后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会更高。建议高血压患者少吃高脂肪食品,如奶油、酥皮、芝士、油炸食品等。  

  • 添加糖:添加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身体为了降低血糖而大量释放的胰岛素也会破坏血管并刺激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添加糖吃多了也会引起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也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少吃添加糖,如白砂糖、红糖、果葡萄糖等。  

随着生活质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也逐渐发展成常见慢性疾病。高血压不仅仅只是升高血压这般简单,若不能将血压稳定,甚至可能进一步引发脑出血等一系列危险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患者应当严格遵医嘱用药,特别是季节更替时,尤其忌讳自主停药,否则造成血压波动多大,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  


参考资料:  

[1]《夏季血压降低,高血压被“治愈”了?能不能停药?医生提醒……》.江苏新闻.2022-07-05  

[2]《高血压脑出血的前兆,如何预防?》.慢性病防治指南.2023-04-09  

[3]《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出血,“5不要”要牢记!》.衡水市中医医院.2022-06-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医学前沿:内镜锁孔手术治高血压脑出血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越来越多,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人的首位,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危重急症和致残、致死原因之一。如脑内血肿较大,内科治疗效果差,一般开颅手术创伤很大,效果又不十分理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取脑内镜锁孔手术方法,清除脑内血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开颅手术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