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老年病,脚后跟先知道

2017-09-09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受访专家: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高芳堃

  脚部有人体的“第二大脑”之称,一些老人常见的疾病,往往会先反映在脚后跟上。人的脚后跟由上百块肌腱、33个关节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行走时,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脚后跟疼痛。

  当老年人脚后跟疼痛时,多为慢性损伤性疾病,常见于以下几种病症:

  骨质疏松或足跟骨刺。老人出现脚后跟疼、腿脚痉挛等症状,可能是骨质疏松或足跟骨刺的征兆。老人常骨骼缺钙,足跟与小腿之间的肌腱弹性减弱,骨质蛋白和胶原蛋白减少,末梢循环变差。常表现为起床下地行走时,脚后跟像针扎一样疼,随后疼痛逐渐消失,坐一段时间后再行走又会感到疼痛,症状反反复复。

  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行走和过度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症状。

  足底龟裂。老人脚部表皮下脂肪层变薄,汗腺分泌减少,血液循环不流畅,足底和脚后跟容易龟裂,严重时会产生剧烈疼痛,甚至出血。这种症状多发于寒冷的季节。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表示,老年人足跟痛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封闭疗法(打封闭针,注射病变区域)、手术疗法和外敷疗法,但是前两者容易伤害局部组织,引发关节感染;后者能够不损伤足部组织,较为安全可靠。

  高芳堃表示,老人平时护理脚后跟,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轻、软、合脚的鞋子;2.选对足跟垫,如海绵垫或硅胶制成的跟痛垫,可起到缓冲作用,减轻足跟压力;3.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不要做重体力劳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4.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等;5.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可适量加一些藏红花和艾叶,或做一些简单的足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6.不宜过久站立、行走,以免伤害脚后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