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性格文静质朴,没有过人的才智和学识,也没有卓越的业绩,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然而,数十年如一日,她用自己对亲人、对家庭的无限深情,演绎了一段段平凡而感人的传奇。她的名字叫梁爱菊。 1982年底,瑞昌武蛟乡大兴村的梁爱菊与刘诗圣在村里人的介绍下相识、相知,并结为伉俪。
没有婚礼,没有亲朋好友的祝贺,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安身之所也没有,梁爱菊与刘诗圣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从结婚那天起,梁爱菊便无怨无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做好坚强的后盾,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支持丈夫的工作。
刘诗圣在家中排行老大,他的母亲患癌症过世后,父亲因为悲伤过度一病不起,这使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刘诗圣还有3个年纪尚幼的弟弟、妹妹,最小的弟弟才5岁。婆婆走后,梁爱菊担起了“长嫂如母”的角色,对刘诗圣的弟弟、妹妹倍加关爱。刘诗圣的二叔刘振照一直跟着刘诗圣一家人生活。
由于先天弱智,刘振照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每天都需要有专人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梁爱菊嫁到刘家的头几年,刘诗圣80多岁的奶奶还健在,而且也需要人照料。刘诗圣在福建某部队服役,常年不在家,根本无暇顾及家里。这样一大家子人老的老小的小,每天的家务活都是一大摊。
如果遇上农忙时节,梁爱菊更是累得腰酸背痛,但她毫无怨言,把里里外外的事料理得妥妥当当。她宁可自己多吃一点苦,多受一点累,也不让丈夫分心。在梁爱菊的支持下,刘诗圣在工作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曾数十次受到部队的嘉奖,并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
1984年,刘诗圣的奶奶去世。办完老人的后事,梁爱菊繁重的家务负担仍然没有减轻。刘诗圣的父亲长期卧病在床,弱智的二叔病情更加严重,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护理。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梁爱菊独自承受着这一切。1989年,部队领导得知了梁爱菊的事迹,破例允许她随军到部队。可是她到部队时间不长,便感到?食难安,因为她放心不下家里。
与丈夫商量后,她又回到瑞昌老家开始忙碌的生活:安排全家人的一日三餐,照顾老人,种地,养猪、鸡、鸭,忙得不可开交。闲暇时教弟弟、妹妹识字;农闲时做点小工补贴家用。为节省生活开支,她几乎不在外面买衣服,家里人身上的衣裳很多都是她买布回家来自己做的。
梁爱菊说再辛苦她都不怕,只怕家里人生病。天不遂人愿,1990年,公公再次住进医院,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拮据的家庭更为艰难。公公知道家里经济紧张,便拔掉针头拒绝治疗,急得梁爱菊泪如雨下。
她对公公说:“咱家再穷,你也不能不治病啊!钱的问题,我们会想办法。”公公第三次住进医院,3个月后,还是离世了。“临走”时,他似有千言万语,拉着梁爱菊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1996年,刘诗圣转业被分配到瑞昌市公安局工作。尽管夫妻两人不再两地分居,可繁重的工作任务让刘诗圣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为了使丈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梁爱菊从不让生活琐事牵绊丈夫。在邻里眼里,她是出了名的“好妻子、好儿媳、贤内助”。
刘诗圣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回到家从没有真正打开儿女的作业本认真检查一下,更不用说辅导孩子学习了。梁爱菊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在她的督促和辅导下,两个小孩学习都很自觉,也很勤奋,并且分别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如今,刘诗圣的弟弟、妹妹也已经长大成人,分别有了自己的事业,这让梁爱菊感到莫大的欣慰。
梁爱菊用柔弱的肩膀承载着家庭的重负,用爱的暖流筑起一个幸福家庭。她凭着对人生的美好追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日常生活的压力却会对心血管产生巨大影响: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耗氧增加,从而引发心脏病。心脏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突发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