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经常练下蹲好处多多

2011-05-09 14:25:00快乐老人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运动能强身健体大家都知道,但如何科学锻炼,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未必人人都明白。

  下蹲动作简单,做起来也有一定讲究:两腿分开,略比肩宽,挺胸收腹,目平视,自然站立;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双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钟左右,两手收回,叉腰缓慢起身(若体力较弱,可将双手按于膝盖上,借助手臂力量缓慢起身)。同时,要配合适当的呼气吸气,深吸气的同时慢慢屈膝控制下蹲,蹲起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腿部并用力,同时呼气。重复下蹲10至15次,休息刻,每天可进行一至两遍。注意下蹲时,膝盖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长线上,这样做起来比较自然,不吃力。注意避免猛蹲猛起,以防出现头部缺血现象。整个蹲起过程要保持重心稳定,脚不能移动。初练下蹲时可做半蹲练习,随着时间的延长,循序渐进,逐渐将大腿与小腿蹲靠。下蹲次数要视自己身体状况、年龄大小而决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出现身体不适。我由12次到现在50次。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患者,千万不要超负荷运动。为了平衡上肢及胸腹部肌肉的锻炼,还可配合做俯卧撑(老年人可扶床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操等运动项目。

  骑马蹲裆式,即“站桩”10-20分钟,每天一次,要领同下蹲。然双手掌拍打膝盖正面、左右侧面各54下,这有助于保养膝盖骨和滑膜,强膝壮骨。

  下蹲的速度大致是5秒钟1次。年龄大的人下蹲时,最好不要深蹲,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不要小于60度,否则起身时容易头晕眼花。动作不要过猛,膝关节弯曲的角度可以由大到小,循序渐进。锻炼的次数以1天做30次为宜。体弱的人开始少做,有体力的人可多做。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有问题的老人做下蹲运动,更不宜多做。若下蹲时,应手扶床头或者门框进行锻炼,速度不能太快,应缓慢平稳。

  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报道,女性的关节通常不如男性牢固,如果下蹲的运动不当,容易导致关节僵硬甚至损伤。所以锻炼时要格外小心。

  另外,我还吸纳了中老年男性下蹲小便好的新观点,我认为这是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医学基础上的,它有着科学的原理和依据。从生理解剖学和动力功能的角度看:男性尿道长约15—20厘米,长弯复杂,进入中老年后,特别易患前列腺肥大等症,加之尿道长而弯曲,最容易引起尿等待、细滴沥、尿不净、湿内裤等普遍烦人现象。而采用下蹲小便法,可使腹压增强,利于排净尿液,减少尿液在尿道的存留,从而解除尿湿内裤恶心烦人的难言之隐。

  还可使肛部通风卫生,血液循环良好,又有不自觉的提肛等下意识刺激,自然而然锻炼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还可同时增强刺激排大便意识,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

(责任编辑:周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刘宏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擅长领域: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肾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脂血症、高血压、骨质疏松症、风湿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王淑梅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哮喘、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栓塞、肺结节病、胸腔积液、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 陈风清主任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诊治脑梗塞、脑出血、各型脑炎、癫痫、老年痴呆症、失眠症、抑郁症、头痛、眩晕、突发性耳聋等脑、脊髓、神经方面疾病及内科杂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