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过敏性皮炎,最好的治疗就是了解自己对什么物质过敏,然后尽可能避免接触。常见的致敏源有:各种动物皮毛及某些动物,如:蜂类、螨、蝶、蛾等;各种化学性物质,如: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学纤维等;各种植物的叶子、花粉以及果实。在树林或者灌木丛生的地方活动时,应该穿长裤和长袖衣服,以减少皮肤接触异物。露营时要采取特别措施,防止蚊虫的叮咬。出行时身边应携带一些药物,以防万一。对于比较轻的皮炎,可以口服一些抗组胺类药(扑尔敏等),重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
日光性皮炎
由于烈日暴晒,有些人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又称晒斑。在烈日下暴晒数小时后,暴露部位的面、颈、手背皮肤发红、肿胀,有灼热、刺痛感,重者可发生水疱,几天后红肿消退、皮肤脱屑、肤色加深。严重时会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对光线过敏的人要避免烈日暴晒。一天中光线最强的时间为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段时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应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如戴上墨镜、宽边帽,撑遮阳伞,穿长袖衣、长裤,衣服以浅色为佳。涂防晒霜也是很好的预防方法。一旦晒伤,晒斑可用冰水湿敷或者用炉甘石洗剂擦洗,以缓解疼痛,促进恢复。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并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感染性皮肤病
1。毛囊炎和疖肿:由于高温、潮湿、多汗,皮肤很容易滋生细菌,发生毛囊炎和疖肿,头、颈、臂、腋下及面部尤其多见。
预防疖肿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沐浴、换洗衣服,脱离污浊的环境后要及时清洁皮肤,另外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疖肿要避免挤压,特别是对面、鼻、唇部的疖要格外小心。面部尤其是两侧口角至鼻根部位,医学上称为“危险三角区”,在这个部位发生疖肿后,若随意挤压、热敷等,都可导致脓液和静脉内的细菌栓子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当面部发生疖肿时,早期可用碘酊涂抹于患处,连续数次即可逐渐消退。如疖肿增大,应尽快求助于医生,采用安全的切开引流等方法治疗。
2。脚癣:俗称脚气。夏天脚趾间出汗给真菌的生存繁殖提供了环境,从而引发脚癣。有的人由于用手挠抓脚趾,导致真菌传染到手,引起手癣。脚癣常由公共浴池、游泳池、旅馆的公共拖鞋或毛巾传播,也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患脚癣后不要使用别人用过的拖鞋、毛巾,家庭成员要有各自专用的拖鞋,以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保持脚部的干燥,尽量穿通风透气的鞋子,袜子要穿能吸汗的棉织品并每日更换,鞋子也要轮流穿以保证干燥。患脚癣后可用足光粉每日泡脚,连续数日;或者早晚涂抹“达克宁”霜,连续一周。
3。花斑癣:俗称“汗斑”。天气一热,人们容易出汗,在出汗的时候,有一种叫做花斑癣菌的真菌容易侵犯人们的皮肤,男性较多见。初发为绿豆大的斑疹,常有糠秕样细小鳞屑,搔抓时更明显。皮疹会逐渐增多并向周围扩大,相互融合成片,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斑块。大多数人没有不适感觉,偶有微痒,秋凉以后会自行消失,愈后局部皮肤常有色素减退。
预防汗斑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选择宽松、透气、易于吸汗的衣物。出汗后,要及时清洁汗渍,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长期处在高温多湿的工作环境,勤于沐浴。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霜或冰醋酸液,每天擦2~3次。一般用药后会马上消退,但停药后又会复发,因此用药要坚持4~6周。
(实习编辑:张一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哮喘、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栓塞、肺结节病、胸腔积液、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老年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大肠癌、男女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乳腺癌、恶性淋巴瘤)
擅长领域:擅长用中西药物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临床常见内科疾病。尤其擅长用中药治疗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头痛,多汗,周身乏力,怕冷,月经不调,食欲不振,失眠,便秘,尿频,各种不明原因水肿,肢体活动不利,胸闷,咳嗽,抑郁,周身瘙痒,心悸等疑难杂症。治疗理念:治疗擅长“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