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传奇老人陈嘉庚的精彩人生!

2009-12-14 00:01: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中国海外华侨的历史群像中,陈嘉庚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代表。他 1874年 10月21日出生于福建厦门一个名叫集美的小渔村,17岁时离开家乡远赴新加坡,开始了海外创业的传奇人生。在随后的岁月中,无论是在商战中异军突起,成为名震南洋的“橡胶大王”;还是在抗战中身为华侨领袖振臂高呼,组织海外华侨筹款救国;或者是在

  陈嘉庚先生在生活上是很吝啬的,但对教育上的投资却一点都不吝啬。

  1954年开始建集美学村南熏楼的时候,陈嘉庚先生要将南熏楼建成厦门市最高的建筑,当年厦门市最高的建筑是现在的潞江宾馆、有7层楼高,南熏楼建了15层。南熏楼在建的时候,陈嘉庚先生以82岁的高龄还爬上了脚手架,上到了15层,那时候的脚手架不是现在的铁管绑上或者钢管组成的.而是用竹子撑起,再绑上木板做成的。82岁的陈嘉庚就从这样的脚手架上一层一层地爬到15楼,认真地勘察工程质量。虽然有工程师监管,他还是事事都要亲历亲为。

  陈嘉庚先生有一个小本子,记着这一天要做什么事情,一般大概有一两行字,记上差不多一个多月要做的事情。当时为了扩建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陈嘉庚自己办工厂,烧砖烧瓦。就连今天的砖做的怎样,他都要亲自到那里去看看。

  20世纪40年代在建集美学村的大礼堂湖南堂的时候,陈嘉庚也是每天必到施工现场巡查。一天早上,他到现场去问负责施工的工程师:“建这个大礼堂你看要多少块砖?”工程师拿起笔算了算,说要500块左右,陈嘉庚问能不能再精确一点,工程师就答不上来了。然后陈嘉庚想了一下说:“应该是505块吧?”结果3天以后,果其用了504块,另一块砖被分到两个拐角去了。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陈嘉庚先生在集美海边围起一块滩涂地建龙舟池,最后收口的时候,海水涨潮,水势很猛,陈嘉庚先生每天都要去看合龙的进展。正是冬季,有一天早晨陈先生6点多就起床,去看工人开工。工地上拉了一条细细的线,陈嘉庚先生没有看到,走过去不小心被勾到了,年事已高的陈先生一个踉跄,就要掉到水里面,旁边两个警卫员离他比较远,来不及拉到他,负责工程的工程师赶紧伸手把他抓住,陈嘉庚才没有掉到水里去。

  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两校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一座座充满民族风格、雄伟壮丽的校舍展现在世人面前,建筑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直到今天仍为人所赞叹。集美学校的经费也陆续由国家各主管部门负责。陈嘉庚用自己的赤诚与汗水,完成了跨越近半个世纪的追求与梦想。

  在陈嘉庚一生的传奇与辉煌中,除了他倾力办学的故事之外,在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之时的凛凛正气和锋锋铁骨,也是陈嘉庚赢得人们尊敬和赞颂的重要篇章。那么,在抗日救亡年代,这位华侨领袖会有怎样可歌可泣的经历?由他组织的3000多名南侨机工,会在回国效力的过程中发生哪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在大是大非面前,陈嘉庚先生又是如何做出自己立场鲜明的政治选择的?   他是一位华侨领袖,他又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老人,在民族危亡之时,他是怎样支援抗战的?在国共两党交锋之间;年近古稀的他将做出怎样的抉择?

  陈嘉庚,一位爱国华侨,17岁下南洋随父学商,他靠着自己的精明睿智成为名震南洋的实业家。陈嘉庚致富后不忘苦难中的祖国,他把资金全部倾注于教育事业。在为坚持兴办学校,而不惜破釜沉舟牺牲企业之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时间祖国的大片江山落入敌手,神州危在旦夕,身为南侨领袖的陈嘉庚义无反顾。又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号召海外华侨筹资捐款,他组织 3000多名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南洋华侨口中的机工,实际上就是汽车驾驶员,因为南洋华侨把汽车的发动机叫做“机器”,开机器的人就是机工。3000多名机工来自包括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等8个国家。那么在血肉筑成的滇缅公路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号召机工回国服务

  1939年,正当中国半壁江山沦陷日寇之手时,沿海港口被侵华日军封锁,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对外唯一的国际通道。当时,国际援助中国抗战的救援物资都要经过这条公路运往国内。由于缺乏司机,这些救援物资不能安全抵达国内,这时,陈嘉庚应国民政府的请求在南洋随即发表了《南

  侨总会第六号通告》,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服务,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敌。

  陈嘉庚于1939年的2月份发出号召,当时中国沿海许多地方都已被占领,海外华侨痛感祖国处在国破家亡的水深火热中,所以很快便不断地有人报名,第一批就召集了80个人,称“八十先锋”,于农历除夕那一天出发,奔赴昆明滇缅公路。国际援华物资只能通过这条通道运输到国内,滇缅公路就成了抗战的生命线,或者叫做抗战的“输血管”。

  当时马来西亚摈城有一位汽车驾驶员师傅,3岁的时候母亲带他来槟城找父亲,到了槟城后没多久,父母都去世了,他是由祖母养大的,和祖母感情非常深,陈嘉庚先生发出回国为抗战效力号召的时候,他很想回国,但是祖母老了,这一去也许就是永别。思量再三,他悄悄地找来一些朋友做个交待,请他们帮忙照顾祖母,估计两年,抗战一定会胜利,到时一定回来膝前尽孝。离开之前的晚上,他在祖母门前长跪不起:“对不起了,奶奶,忠孝不能两全。”他离开了。

  1939年前前后后共有3000多位南侨机工返回祖国,抵达滇缅公路,在这条抗战生命线上为国效力。在抗日战争期间,南侨机工牺牲了至少1000人,实际上牺牲人数远远超过1000人。滇缅公路从昆明一直到缅甸的腊戌,一共是

  1146公里,也就是说平均一公里就要牺牲一位南侨机工。

  以一公里牺牲一条性命的代价保障抗战“输血管”的畅通,这些南侨机工为祖国谱写了一曲抗战的悲壮史,陈嘉庚在招募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过程中,表现了一个爱国华侨对祖国抗战事业的支持。在侵略者张大血口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却又无法如愿鲸吞之时,陪都重庆“主和论”四处弥漫,身为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提出“和平乃救亡图存之上策”,并公开发表对日和平谈话。陈嘉庚立即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汪精卫的投降求和行径,他以华侨参政员的身份给正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议发去了一封电报提案。电报经修改后全文是:“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这11个字的电报提案,雷霆万钧,不仅警醒国内同胞,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侨胞辨奸讨逆的民族义愤和继续捐资救国的爱国热情。

  1940年抗战进人了相持阶段,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到了当时的陪都重庆。那么,陈嘉庚为什么要回到重庆?在抗战时期的重庆,陈嘉庚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