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中,都可能备有一些常用药品,以应不时之需。然而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药品因贮藏保管不当而发生变质的问题。药品一旦变质,轻则药效下降或无效,重则会影响病人身心健康或加重病情。那么,导致药品变质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
温度 人们怕热,其实药品更怕热,只要稍稍高一点的温度就能使疫苗血清、酶制剂、生物制剂等药品中的蛋白质变性而降低它们的药效。有些糖衣片、胶丸发生变形粘连也是温度的杰作。温度和湿度一起,可以促使细菌、霉菌大量地滋生和虫卵孵化,以致中草药霉坏虫蛀,还能让糖浆类制剂长霉产气。
湿度 通俗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分。药品受潮后,中药材会霉烂,片剂会松散破裂、变色粘连,药物会粘结成块,有的还会分解失效。如阿司匹林在干燥情况下较稳定,当它受潮后会渐渐分解,不仅有刺鼻的臭味,而且对胃有较大的刺激性;避孕药片受潮变质后,就会失去避孕的效果。
氧气 空气空气中对药品杀伤力最大的要数氧气。氧气可使许多药品,如维生素C、A、D和肾上腺素、苯酚等氧化变质,从而使它们的主要成分含量下降、疗效减弱或无效。
光线 药品经光线照射后会发生颜色变化而降低疗效,特别是那些对光敏感的药物,如硝普纳、尼莫通等。维生素D2经紫外线照射后会生成有毒的物质。
时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药品(如稳定性差的抗生素、缩宫素、胰岛素、细胞色素C等)疗效下降,毒性增大。
除此之外,PH值、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药物所含成分的相互作用、运输搬动时的碰撞、存放不当等都容易造成药品变质。
以上因素每时每刻都威胁到药品的质量,甚至还会“联合作战”,加重加速药品变质。如糖衣片在温度、湿度、空气等作用下会发生变色、潮解、粘连、味道异常等现象。维生素C在光线、空气、温度等共同“攻击”下会变成深黄色,这表明它已被氧化,从有生理作用的维生素C变成了无生理作用的古洛糖酸了。生物化学制剂如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胰岛素等药品在光线、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青霉素粉针剂会出现结块、粘瓶、溶液呈黄色,以致不能使用。
看来,要有效利用家庭小药箱,做到节约用药、安全用药,确实需要采取谨小慎微的态度。如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使用冷藏箱或冰箱保管需冷藏的药品;利用空调控制室内温度保管一般药品;把药品置于通风、干燥、避光的地方,减少温度、湿度、光线对药品的危害;采用深色玻璃容器,并加蜡封或在瓶中放入防潮剂保管口服药物,以防受潮、变色、氧化变质;将容易霉变生虫的中药材放入塑料袋,坛、铁制容器中,并经常检查、通风、晾晒;经常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实习编辑:朱东漫)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